期刊简介

  本刊是组织工程学和整形重建外科学的专业学术期刊,着重报道组织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组织构建和生物材料研发,以及整形重建外科领域的重大进展、新技术和新动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036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4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14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673-0364
  • 国内刊号:31-194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第5期文章
  • GFP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皮下注射后转归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C57BL/6-gfp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皮下注射后的转归.方法以GFP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培养收集第3代皮肤成纤维细胞,按细胞浓度20×106cells/mL注射到裸鼠头皮下,分别于细胞注射后1周、2周、3周、6周及12周,通过活体荧光检测仪、组织学观察、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GFP蛋白的免疫组化来研究注射部位成纤维细胞的转归.结果GFP小鼠皮肤成纤维......

    作者:丁小邦;王健;曹谊林 刊期: 2011- 05

  •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植入体在鼻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在鼻整形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别将单片鼻小柱支架、双片鼻小柱支架和蝶形支架应用于33例鼻整形术患者.术后以6个指标评价手术效果,即鼻高度/鼻长度比例、ATC角、ACP角、鼻唇角、鼻额角和鼻尖角.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除1例因鼻尖红肿而取出材料.女性患者中,术后鼻高度、鼻长度比例、ATC角度、鼻尖角、鼻唇角和鼻额角等指标有显著改善;男性患者显......

    作者:张东宇;穆雄铮;吴晶琰;王毅敏;曹德君;俞哲元;杨娴娴;余力 刊期: 2011- 05

  •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活细胞效率的研究

    目的研究影响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转染活细胞效率的主要相关参数,建立一种稳定高效的活细胞EGFP标记技术.方法培养、扩增携带EGFP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包装细胞PGl3,分别于12h、24h、36h和48h收集病毒液,转染骨髓基质细胞(BMSCs),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不同时间点病毒转染效率.选择转染率高时间点的病毒液,连续转染BMSCs两次,小剂量嘌呤霉素筛选6h......

    作者:吕晓杰;周广东;马俐君;刘霞;曹谊林 刊期: 2011- 05

  • 经泪阜入路修复眼眶内侧壁骨折后眼球内陷

    目的探讨经泪阜入路修复眼眶内侧壁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36例眼眶内侧壁骨折眼球内陷患者.根据术前眼眶水平位及冠状位CT检查,确认眶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情况.术中经泪阜入路修复眼眶内侧壁骨折后的眼球内陷.结果术后除5例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患者眼球内陷畸形均获明显改善,皮肤面不遗留手术切口瘢痕.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结论经泪阜入路修复眼眶内侧壁......

    作者:王俞明;王莉;苏薇洁;杨军 刊期: 2011- 05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1例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每周1次,剂量为(1.5~1.8)×106cells/Kg,4周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两个疗程后,患者腹痛及顽固性腹泻消失,外周血中CD4+/CD8+细胞比例略有增加.结论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安全的,这......

    作者:刘静;韩冬梅;薛梅;朱玲;王志东;闫洪敏;郭子宽;王恒湘 刊期: 2011- 05

  • 手部热压伤序贯治疗策略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应用序贯策略治疗手部热压伤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例手部热压伤患者,根据损伤表现和病情演变进行序贯治疗.结果1例经局部换药创面转归自愈,12例行清创后损伤范围、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移植组织全部成活,本组无感染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患者对外形及功能均感满意.结论序贯治疗有利于争取间生态组织,促进热压创面转归,降低损伤判断及手术修复的难度,可大限度保......

    作者:戴心怡;沈尊理;贾万新;黄燮青;蔡嬿娴;章开衡;黄一雄;张兆锋;沈华;邢书亮;王永春 刊期: 2011- 05

  • 聚酰胺-胺型树状聚合物介导基因转染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聚酰胺-胺型树状聚合物(PAMAM)作为基因载体,体外转染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方法①将pEGFP与PAMAM按不同电荷比混合,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对PAMAM和PAMAM-pEGFP复合物进行粒径、形态的表征;凝胶电泳实验和Zeta电位实验检验PAMAM与pEGFP质粒在不同电荷比时形成复合物的能力;通过DNA共沉淀试验检测不同电荷比下PAMAM对质粒pEGFP的包封率.②将不同电荷......

    作者:王雪;王丹茹 刊期: 2011- 05

  • 面神经修复手术中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38例面神经修复手术临床资料的回顾,探讨影响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采集.依据Sunny-Brook量表中面部神经动态功能的评价表,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动态影像资料进行评价.依据神经受损的不同情况,分为颞支组(7例)、颧支组(8例)、颊支组(18例)、下颌缘支组(4例)、面神经总干组(7例)和颅内神经损伤组(6例).手术方法有神经直接吻合、神经移植、......

    作者:王炜;杨川 刊期: 2011- 05

  • 口轮匝肌瓦合法在修复单侧唇裂继发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患侧人中嵴的重建方法.方法本组对36例单侧唇裂术后患侧人中嵴不显或凹陷的患者施行二期唇裂整复术时,在口轮匝肌功能复位的基础上,行瓦合法缝合修复患侧人中嵴处口轮匝肌,造成患侧人中嵴处口轮匝肌增厚,形成隆起的人中嵴外观.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过人中嵴重建修复后,随访3~6个月,重建人中嵴形态逼真,术后形态满意.结论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整复时,在口轮匝肌功能复位的前提下,行人......

    作者:方俊强;罗旭松;杨军 刊期: 2011- 05

  • 竖直切口内上蒂巨乳缩小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根据巨乳缩小术的手术原则,探讨一种既能保证乳房血供和功能,又能保持良好乳房外观的手术方式,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10例乳房肥大症患者,采用竖直切口结合内上蒂法行乳房缩小术.根据术前设计,去除内上蒂表皮,形成腺体蒂,再切除外下象限多余的皮肤及腺体,重塑乳房形态.结果术后无皮肤坏死、脂肪液化、乳头乳晕感觉减退、血肿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患者对术后乳房外观形......

    作者:金蓉;张艳;张余光;施耀明;孙宝珊;唐梦遥;程丽英;章一新 刊期: 2011- 05